联系热线
详见
1、小区主/次出入口
①在小区南面主出入口广场,设计1台结构化、双400万全彩全局动点摄像机,具备集合定点看全景、动点看细节的优势。设备内嵌深度学习算法,以海量图片及视频资源为路基,通过机器自身提取目标特征,可抓拍人体、抓拍人脸、抓拍非机动车、抓拍机动车。
②在小区南面东侧次出入口,和西面幼儿园主出入口(包括家长等候区),设立监控立杆,分别设计相应的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防范监控。
③在南面主出入口归家大堂天花吊顶和廊道休憩区立柱上,分别在对角各设计1台200万高清半球和一体化枪式摄像机防范监控。
2、单元出入口
在13栋楼28个单元的出入口附近,设立监控立杆,分别设计相应的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防范监控。
3、地下车库和人防出入口
①在小区西、南、东面3个车库出入口,设立监控立杆,分别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防范监控。
②在地下室人防到达地面的各出入口附近,设立监控立杆,分别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防范监控。
4、主要道路、交叉路口、公共区域及活动娱乐场地
①在小区主要道路每间隔50米左右设立监控立杆,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,全路段防范监控。
②在小区各个道路交叉路口设立监控立杆,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,全方位防范监控。
③在小区露天公共区域和活动娱乐场地,设立监控立杆,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,或智能球摄像机巡航监控,摄像机镜头焦距、巡航轨迹均可变,具备集合定点看细节、动点看全景的优势。
5、地面机动和非机动停车位
在地面机动和非机动停车位附近设立监控立杆,分别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,无死角覆盖监控。
6、商业外围和停车场
在小区南面主出入口东、西两侧的商业外围和停车场,多方位设立监控立杆,以对射无死角覆盖原则,分别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摄像机,和智能球摄像机巡航监控。
7、围墙周界
对小区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面围墙,每间隔50米设计1台200万星光级、智能警戒网络摄像机,安装于围墙造型墙体上。支持越界侦测、区域入侵侦测、双向语音对讲等功能,当有不法分子翻越围墙时,现场语音提示警告,并触发报警信息,同时在监控中心大屏弹出对应区域画面。
8、住宅单元高空抛物
仅在13栋住宅楼的北面,各设立1根监控立杆,分别设计1台800万高清广角普通高空抛物抓拍摄像机,对高空抛物现象防范监控。
9、单元门厅及电梯前室
①在13栋楼28个单元的一层电梯前室(部分兼顾门厅),共设计28台200万高清广角半球摄像机(吊顶天花安装)防范监控。
②在13栋楼28个单元的负一层、负二层电梯前室(部分兼顾门厅),设计相应数量的200万高清广角半球摄像机(需带墙面安装支架)防范监控。
10、电梯轿厢防电瓶车上楼
在28个单元的28部电梯轿厢内,设计电梯专用AI智能摄像机,带语音告警,并与智能梯控联动,禁止电瓶车搭乘电梯上楼。
11、地下机动车停车场
①在地下机动车库内所有主要通道,每间隔50米设计一台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,对整个车库进行防范监控。
②在西、南、东三个汽车坡道口,各设计一台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,对进出车库的机动车辆进行防范监控。
③在与小区地面(人防疏散通道)、住宅楼相通的出入口(单元消防应急疏散楼梯口),分别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防范监控。
12、车库各重点设备房
在车库消防泵房、生活泵房、配电室、排烟机房、送风机房等重点设备房,分别设计200万高清一体化枪式摄像机防范监控。
13、系统供电设计
①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由中心机房双电源,结合UPS不间断电源供电,确保停电后系统维持运行2小时以上。
②前端摄像机分区域就近汇聚至各设备箱,采用POE交换机集中供电模式。
③结构化双400万全彩全局动点摄像机,需提供AC 220V交流电,为设备专用的电源适配器供电。
④智能球摄像机需提供AC 220V交流电,为设备专用的AC 24V变压器供电。
⑤由于中心机房UPS电源无法提供至电梯轿顶,电梯轿厢摄像机和轿底网桥发射端就近取电于电梯轿顶AC 220V,坑底网桥接收端就近取电于坑底AC 220V,采用各自的适配器供电。
14、系统信号传输及组网
①所有监控点摄像机信号/供电,采用超五类四对双绞非屏蔽网线(UTP-5e,下述余同)、阻水超五类四对双绞非屏蔽网线(UTP-5e,下述余同)结合光纤和光纤收发器传输。
②根据各外围汇聚点的现场实际情况,与最近楼栋单元汇聚点和监控中心距离不超过100米的,采用超五类或阻水超五类网线直接接入,接入每个汇聚点的线缆包括:监控点网线和集中供电电源线(RVV2×1.0二芯电源线,下述余同,电源线仅到汇聚设备箱)。
③与最近楼栋单元汇聚点和监控中心距离超过100米的,由4芯单模光纤、光纤收发器和集中供电电源线,直接传输回监控中心。
④所有末端摄像机至汇聚设备箱的网线,中间不得产生任何断点及接头。
⑤线缆敷设过程中应确保所有线缆均在主/支管网、PE碳素管、KBG管或桥架内,不能暴露在外,应尽量避开恶劣环境条件或易使管线损伤地段,和干扰较大区域。
⑥系统前端摄像机遵循按区域就近汇聚,以对应口数的百兆或千兆交换机(8路内用百兆、8路以上用千兆)组网原则。
⑦小区地面监控点位采用室外阻水超五类网线敷设,并汇聚至立杆或围墙设备箱组网,后经主/支管网进入最近楼栋的负一层单元弱电井设备箱汇聚,超过100米距离的采用4芯光纤加光纤收发器直接回监控中心。
⑧每栋楼东单元所有摄像机组网后,由1根阻水超五类网线联网至西单元汇聚,再由1台千兆光纤收发器,用4芯单模光纤(同楼宇对讲共纤不共芯),经主管网传输回监控中心。
⑨电梯轿厢防电瓶车上楼摄像机,信号采用无线网桥对射传输,摄像机信号由轿底网桥发射端发射,坑底网桥接收端接收,再经1根超五类网线将信号传输至本单元电井设备箱。
⑩一层电梯前室/单元门厅监控点位,采用室内超五类网线敷设,直接在本单元负一层弱电井设备箱组网;负一层电梯前室/单元门厅监控点位也采用室内超五类网线敷设,直接至本单元负一层弱电井设备箱组网。
⑾地下机动车库监控点位线缆采用KBG套管,进入就近弱电桥架,再分区域安装设备箱汇聚。汇聚后主干上行至下一级设备箱组网,在不超过三级的前提下,由最后设备箱中的千兆光纤收发器和4芯光纤,经弱电桥架、人防防暴孔传输回监控中心。
15、监控立杆及基础设计
①立杆材质:杆件设计满足8级台风要求,采用Q235B材质,杆体颜色暂定为白色。
②立杆规格:杆体采用φ110*75圆柱杆,所有焊接件通过一次性焊接完成并进行打磨抛光,再经过热镀锌防腐防锈加工,最后进行静电喷塑处理。
③立杆高度:立杆选用高度3-3.5米同一类型杆体,特殊情况下按监视的范围及避免摄像机被遮挡的原则,选用合适高度的杆体安装。
④横臂形式:考虑到前端摄像机的安装角度不同,横臂采用直杆组合的形式,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位调整。
⑤立杆基础:采用螺纹钢装配式杆件地龙,深挖后灌筑C25混凝土,可抗8级台风,以确保立杆的牢固度。
16、中心机房设计
①设计对应监控点数量的32路8盘位硬盘录像机和6T监控专用硬盘,确保录像存储时间达到30天以上。
②设计1台AI智能数据库(电梯电瓶车识别系统后端数据存储及比对配套设备),结合电梯专用AI智能摄像机,实现电瓶车信息比对及报警功能。
③设计1台超脑处理器(主出入口全局动点摄像机配套设备),结合人脸识别全局动点摄像机,实现人体、人脸、非机动车、机动车信息比对报警功能。
④设计1台公安专用联网综合管理平台,与平安城市后台系统无缝对接。
⑤设计1台高配置系统管理电脑,内装“智慧社区”管理软件,扩展智慧社区安保功能。
⑥设计1台24口全千兆核心交换机,用于管理前端所有摄像机,和监控中心硬盘录像机以及系统后台数据。
⑦设计一组3(高)*4(宽)排列、55吋TFT液晶、超窄边框拼接屏,不设电视墙,采用前维护支架。画面采用多组复合轮循,同一期系统整改共用。
⑧设计1台海康威视12路高清视频解码器,用于拼接屏画面组合、分割、开窗、切换、轮循等操作。
⑨设计1台海康威视矩阵主控键盘,用于视频监控系统调阅、查询、切换等操作。
⑩设计1台42U设备机柜,同其他系统共用。
⑾设计6台设备防浪涌PDU保护器,保护设备免遭浪涌冲击。